close

他們大聲地RAP,鮮明且強烈的節奏竄進我腦子裡;我看起來是靜止的,但我相信我整個人是跳躍的。

那是在做什麼呢?

兒童在遊戲活動中所獲得的知能百倍於教育中的正式學習。 --盧梭

24日,晚餐過後,幾位孩子才步出餐廳就繞著我問「老師,我們等一下要做什麼?」、「今天要數獨嗎?」、「可以玩電腦嗎?」

「不玩電腦;不玩數獨,你們要輪流唱歌給我聽,平安夜呢!當作是耶誕節的表演節目。」

「ㄏㄚˊ(拖長音),老師(加重音)。那妳會給我們禮物嗎?」

「沒有喔。不過,表演最好的有獎品。」

回到教室,隨即宣布接下來的一個小時,每位同學要輪流到前面唱歌。突然要他們表演,孩子難免扭捏,誰都不想先上,於是,我讓他們猜拳來決定表演順序,最輸的先表演。

因為有獎品的承諾,孩子們倒也認認真真煞有其事地翻音樂課本;翻童謠書。表演沒有限制內容,他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、擅長的。「老師,可以合夥嗎?」孩子又出招了。

「可以,但是,幾個人就要唱幾首歌。」

第一場表演開始時,還可以明顯感覺他們緊張的情緒,似乎只有我覺得好玩,我笑;我大聲說話。第二場,第三場,漸漸地,聽得到孩子們瘋狂地笑聲,表演不盡理想時,也聽得到超大聲的哀嚎。像是遊戲了!

他們唱歌,他們唸客家童謠,連口風琴都出場了。遇到同分數,得加碼PK賽,孩子們不斷地相互討論表演內容,甚至提供意見給對手,怯場的孩子提出支援需求時,也總是有人願意客串幫忙演出,孩子們給我的驚喜,大大超出我的想像。

一位孩子在第一次表演時拿到很不理想的分數,接著想放棄第二次表演機會(必須要拿到接近滿分的高分才能進入冠軍賽),「你怎麼知道自己不行?來個帶動作的;又唱歌又跳舞一定有高分。」我不希望他放棄,我不希望任何一個孩子放棄。

「對嘛!XX湟,快點。啊!我知道了,……健康操(咬耳朵)」他的一位女同學豪邁地給予支持。

他們表演了。他們真的很棒!但礙於比賽規則,即便是最棒的演出,仍無法取得冠軍賽資格。

柏拉圖在《理想國》中描繪的兒童遊戲場面都是將兒童置於開放的教學情境中,讓兒童在遊戲中獲得心智的發展。

「噯唷!都輸了啦!」X湟半趴在書桌都囔著。他從猜拳、表演,到最後一杯多出來的椰果奶茶所有權的猜拳都輸掉了。

「老師,明天我們要再比一次!」或許是意猶未盡;或許是心有不甘,孩子們大聲地提出申請。

「明天不行唷!老師明天要去台北研習,沒辦法來陪你們,美雯老師會來代課。下個星期吧。六年級也回來了(這兩天六年級畢業旅行),大家一起比。」

「好!下個星期比!我們還要拿第一……」

遊戲。經過聯考制度的我都忘了孩提時是如何期待遊戲,孩子們的雀躍與沮喪提醒了我;遊戲本身就是學習,天底下的再正經不過的正經事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葡萄界的時尚村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